最 新 文 章
- 身着蓝布衫,心系客家人
- 这些客家竹制品,你见过几样,还叫得出名字吗?
- 记忆的角落——丁屋岭
- 快过年了,客家农村“旱鱼塘”,你还记得吗?
- 广东最美客家古村,藏有富可敌国的官商大宅,屋主资产超大清国库
- 此款客家菜,几十年来吃不腻,我家做法不一样,关键是汤汁
- 连平百年客家古村落何新屋修缮进展顺利 今年春节前可修缮完工并对外开放
- 客家古建筑模式九井十八厅,赣南人无力阻止的逐渐消亡
- 江西:中国移民史上的重要集散地
- 探寻惠阳客家围屋碧滟楼,寻找客家文化气息
- 河源最美的客家古村落, 这里的风景如画里乡村
- 客家风俗:食新禾
- 大变样!客家建筑馆即将上线!
- 客家肚兜,那一抹风情……
- 梅州百米悬崖下一小村庄,石砌古道可通村里,森林古道旁竟有小车
- 客家老屋,为什么都有风水塘?
- 它是赣南客家围屋的代表,历时29年时间建成,建筑规制堪比皇宫
- 客家人常用的茶油,到底有多好?
- 江西最南部的千年古村,客家围屋极具特色,景色美如“世外桃源”
- 江西赣州古城古韵 山水客家情!
- 这个客家村走出3个翰林、17个进士、110名举人
- 客家地区这种野草闻起来很臭,却是很多人的心头好!
- 一文看懂全球客家人的历史
- 福建深山发现一个客家村寨,近千年来从没发现蚊子,成未解之谜
- 客家人不同年代的结婚三件套,变化真大!
加入时间:2020-05-24 点击:433 [字体:大 中 小]
世界很大,劳动者很美
你知道以前客家人的
劳动用具是怎么样的吗?
他们又是如何劳作的呢?
先来考考大家
大家知道上图的四样物品分别是什么呢?
用来做什么的呢?
答案就在↓↓↓
一起来了解下吧!
客家人的劳动用具
一部记录客家人
生活的历史文书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的劳动用具已经越来越先进,而我们记忆中那些客家先民用智慧创造出来的农具你又还记得多少呢,在万绿湖客家风情馆里面,展示了河源客家人的农业、渔业等生产用具,体现了客家人在艰苦条件下吃苦耐劳、勇于开拓的劳动精神和劳动智慧。
1.犁
翻土用的农具,在其下方装上一块略呈三角形的铁器,用来破碎土块并耕出槽沟从而为播种做好准备,主要用牛或人力牵引。
2.耙
碎土、平地用的农具,其用处是把耕过的地里的大土块弄碎弄平。客家人的耙主要用于平整水田,一般由牛来牵引。为农家必备的主要大件农具之一。
3.砻磨
砻磨由硬木结合老竹片制成的磨齿和竹蔑编织的漏斗等组成。磨出来的笼糠和糙米,要用风车人工分离,笼糠带回家当柴火烧,也可备作它用,糙米经过米筛过筛,筛出米和少许谷头。糙米经过筛就要转到碓涵里去踏(舂)过了,这碓可不是用人工来脚踩的了,这是同一个水轮也是通过齿轮驱动一个粗大的横木转动,横木装有突出圆木半径的两个齿,并排四对八个齿,圆木连续转动那突出的齿分别拨动那并排的四辆碓,那碓就乖乖地、不慌不忙地踏起来,上碓卸碓的时候看水碓的人动作相当灵敏,就在拨齿拨动碓的空隙一两秒把碓用叉子顶起来。
4.打禾机
使谷粒与稻秆分离的工具。
5.蓑衣
用一种不容易腐烂的草(民间叫蓑草)编织成厚厚的像衣服一样能穿在身上用以遮雨的雨具,后来人们发现棕后也有用棕制作的。蓑衣一般制成上衣与下裙两块,穿在身上与头上的斗笠配合使用,用以遮雨。
6.风柜(风车)
客家人的智慧之果。这其实是一种利用风力将稻谷与秕壳、稻草等杂物进行分离的粗加工农具。风车饱经风霜,外形就像一台轿子,下面有四条粗粗的腿支撑着整架风车,两边有四根突出的抬手,为了方便搬运。
7.格箩
是一种用竹篾编制成的用具,一般分成两层面或三层,底层固定,上面几层是活动的,根据需要可以增加或减少层数,有盖,通常是成对使用。箩隔盛物品、礼品也很讲究,上、下层放什么、都有很多不明言的规则,做什么事情要放什么物品,由谁来挑都有传统规矩。
客家人的生产用具种类非常多,这里介绍的只是风情馆的一小部分,还有很多很熟悉但是未必能叫出名字的农具,比如下面这些:
客家人的生活器具作为客家生活文化的一部分、中国生活器具文化遗产中不可或缺的一章,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并且始终贯穿于客家人的生活和精神世界,鲜活地记录了河源客家民系的悠久历史文化,再现了客家人的生活和精神世界
上一篇: 7客家摇篮 魅力赣州 | 下一篇: 8客家第一村!梅州平远自驾之旅走起 |
用户评论: 恭喜!你是第一个评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