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 新 文 章
- 记忆的角落——丁屋岭
- 快过年了,客家农村“旱鱼塘”,你还记得吗?
- 广东最美客家古村,藏有富可敌国的官商大宅,屋主资产超大清国库
- 此款客家菜,几十年来吃不腻,我家做法不一样,关键是汤汁
- 连平百年客家古村落何新屋修缮进展顺利 今年春节前可修缮完工并对外开放
- 客家古建筑模式九井十八厅,赣南人无力阻止的逐渐消亡
- 江西:中国移民史上的重要集散地
- 探寻惠阳客家围屋碧滟楼,寻找客家文化气息
- 河源最美的客家古村落, 这里的风景如画里乡村
- 客家风俗:食新禾
- 大变样!客家建筑馆即将上线!
- 客家肚兜,那一抹风情……
- 梅州百米悬崖下一小村庄,石砌古道可通村里,森林古道旁竟有小车
- 客家老屋,为什么都有风水塘?
- 它是赣南客家围屋的代表,历时29年时间建成,建筑规制堪比皇宫
- 客家人常用的茶油,到底有多好?
- 江西最南部的千年古村,客家围屋极具特色,景色美如“世外桃源”
- 江西赣州古城古韵 山水客家情!
- 这个客家村走出3个翰林、17个进士、110名举人
- 客家地区这种野草闻起来很臭,却是很多人的心头好!
- 一文看懂全球客家人的历史
- 福建深山发现一个客家村寨,近千年来从没发现蚊子,成未解之谜
- 客家人不同年代的结婚三件套,变化真大!
- 以纸雕琢,展现家乡古老而厚重的客家文化
- 为什么说“娶妻当娶客家女”?
加入时间:2020-06-14 点击:420 [字体:大 中 小]

参加环球旅游小姐世界总决赛的佳丽在欣赏龙南客家竹编技艺。

定南县客家婚庆民俗表演。

赣南客家舞狮艺术典范“定南瑞狮”在客家名村黄砂口表演。

龙南县现存客家围屋376座,被誉为“世界围屋之都”。图为有200多年历史的关西新围。

游客在全南雅溪围内游览。

粤港澳大湾区的游客在全南品尝客家擂茶。
这是一块流淌着中华文化纯正血液的客家祖地,是一块孕育了理学与心学思想的神奇土地,更是承载过中华现当代历史风云命运走向的红色圣地。这就是“南方赣巨人”“客家摇篮”的赣州大地。她以独特的精神地理,一次又一次地出现于中华历史的文化时空,展现了岁月的沧桑巨变。
2013年1月,文化部正式发文,同意在赣州市设立国家级“客家文化(赣南)生态保护实验区”。赣州是客家先民从中原南迁的第一站,是客家诞生地和大本营之一,是客家文化的主要发源地和传承地,同时又是全国最大的客家聚居地,生活在这里的客家人总数超过800万。赣州现有600余幢古老的客家围屋,保存完好、较具代表性的有龙南关西新围、燕翼围和安远的东升围、全南的雅溪围、定南的明远第围。还有规模宏大的客家文化城,是客家后人寻根祭祖之地。
赣南的客家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风格独特,目前,赣州已有赣南采茶戏、兴国山歌、于都唢呐公婆吹、石城灯会、古陂“蓆狮”“犁狮”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0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08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65项,在客家文化领域影响极大。在广大城乡保存完好而众多的姓氏家谱、族谱,还有独具一格的美食文化、服饰文化等,为研究客家提供了依据。客家先民创造了优秀的客家文化和独特的民俗风情,采茶戏、东河戏、山歌等流芳古今。近年来,赣南采茶歌舞剧团创作了《山歌情》《长长的红背带》《围屋女人》《客家儿郎》等客家文化剧目并晋京献艺,分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文华奖”和数十个单项奖。
青砖烽火马头墙,飞檐雕窗花楣在。赣南围屋是客家文化(赣南)在建筑风格中的集中体现,也是客家文化最重要的实物载体。围屋主要分布在赣南南部的龙南、全南、定南、信丰、安远、寻乌等县境内,大部分为明清时期的建筑。围屋多为方形,小者数百平方米,大者万余平方米。其外墙多用三合土构筑而成,厚度有达两米者,坚韧固实;高三四层,四角构筑有碉楼,易守难攻。围屋内居住着同姓同宗的直系后人,集家、堡、祠于一体,具有重要的防御功能和鲜明的宗族聚居性,典型地反映了客家人聚族而居的特点,成为中国民居的一大奇观。2019年10月,龙南获得世界客属第32届恳亲大会举办权。
水车悠悠,吟唱故土歌谣;围屋重重,演绎客家风情。一代代客家人在赣州这片热土上开拓耕耘,创造了璀璨夺目的客家文化,也让客家文化旅游成为赣州独具一格的旅游名片。目前,全市上下全域布局,政策保障,倾力打造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一核三区”全域旅游发展格局。龙南、定南、全南是客家文化旅游区的主体区域,正在活化客家文化旅游元素、打响“客家摇篮”品牌。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独特的客家农耕文化、饮食文化,孕育了古朴悠远的乡风民情,好客的赣州人让你一见如故。这片苍茫而肥沃的土地,钟灵毓秀的自然风光,勤劳善良可敬的人们……一代代客家人在这里创造了璀璨夺目的客家文化,而今这些文化正成为海内外客家人和游客无法忘却的记忆。(林宗健 张睿 特约记者陈声年 傅亮 廖翠霞 记者幸菲菲 吴悦 文/图)
上一篇: 7浓情端午,快来看一看客家人的“五月节”端午节是怎么过的 | 下一篇: 8客家人的劳动用具:一部记录客家人生活的历史文书! |
用户评论: 恭喜!你是第一个评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