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 新 文 章
- 记忆的角落——丁屋岭
- 快过年了,客家农村“旱鱼塘”,你还记得吗?
- 广东最美客家古村,藏有富可敌国的官商大宅,屋主资产超大清国库
- 此款客家菜,几十年来吃不腻,我家做法不一样,关键是汤汁
- 连平百年客家古村落何新屋修缮进展顺利 今年春节前可修缮完工并对外开放
- 客家古建筑模式九井十八厅,赣南人无力阻止的逐渐消亡
- 江西:中国移民史上的重要集散地
- 探寻惠阳客家围屋碧滟楼,寻找客家文化气息
- 河源最美的客家古村落, 这里的风景如画里乡村
- 客家风俗:食新禾
- 大变样!客家建筑馆即将上线!
- 客家肚兜,那一抹风情……
- 梅州百米悬崖下一小村庄,石砌古道可通村里,森林古道旁竟有小车
- 客家老屋,为什么都有风水塘?
- 它是赣南客家围屋的代表,历时29年时间建成,建筑规制堪比皇宫
- 客家人常用的茶油,到底有多好?
- 江西最南部的千年古村,客家围屋极具特色,景色美如“世外桃源”
- 江西赣州古城古韵 山水客家情!
- 这个客家村走出3个翰林、17个进士、110名举人
- 客家地区这种野草闻起来很臭,却是很多人的心头好!
- 一文看懂全球客家人的历史
- 福建深山发现一个客家村寨,近千年来从没发现蚊子,成未解之谜
- 客家人不同年代的结婚三件套,变化真大!
- 以纸雕琢,展现家乡古老而厚重的客家文化
- 为什么说“娶妻当娶客家女”?
加入时间:2020-11-21 点击:159 [字体:大 中 小]

初冬的清晨,阳光洒在灶儿巷的鹅卵石路面上,纸雕艺人张寿疆是灶儿巷的“常客”。
一本速写本、一支铅笔,不一会儿工夫,飞檐、雕窗便跃然纸上,张寿疆要做的便是把灶儿巷的每一个细节都记录下来,为接下来纸雕创作做准备。
张寿疆是我区的一名纸雕艺人,他的工作室就在离灶儿巷几百米的小华兴街。
走进工作室,灶儿巷、慈云塔、八境台、建春门、客家围屋等等,一系列代表赣州景色和客家文化的物象跃然纸上。2010年,张寿疆受客家剪纸的启发,在铜版纸上进行镂空雕刻,再将铜版纸层层堆叠起来,创作出具有立体感的纸雕作品。
儿时熟悉的街巷成了他的创作题材之一。为此,张寿疆常常穿梭在赣州老城区的小巷中,用速写或拍照的方式,将古建筑的细节记录下来。
素材收集好,张寿疆便开始绘制纸雕作品的底稿,这是创作中最重要的一环。
底稿决定了作品的最终呈现效果,建筑的每一个细节都要考虑如何用镂空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绘制底稿常常耗费数个月的时间。
△ 图为张寿疆正在绘制纸雕底稿。
刀尖儿功夫,纸上乾坤。进入刻制环节,锋利的刻刀在牛皮纸上行走,力度的把握都源于张寿疆多年的经验,握刀太用力,不一会儿手就会酸;太轻,刻刀则无法穿透牛皮纸,需要返工。
创作的过程更像是与纸张的相处和对话,纤薄而坚韧的牛皮纸要把江南宋城的魅力表现出来,需要付出专注和耐心。完成一个建筑,常常需要上千次的手起刀落。创作时,张寿疆常常在工作室一坐就是几个小时。
△张寿疆正在查看雕刻好的作品。
“慈云塔这幅作品一共用到了42层牛皮纸,每一层都不一样,最后粘贴起来,才能形成立体、细节丰富的慈云塔。”张寿疆说,古老而厚重的客家文化,通过纸雕的形式展现出来,那种层次和肌理是摄影和绘画无法表现出来的。
10年间,张寿疆创作了大量以赣南客家建筑与风俗为主题的纸雕作品。“家乡的古建筑通过这种创新形式的表达能够更好地展现其风貌,我也希望通过我的作品能够让更多人了解客家文化。”张寿疆说。
来源丨显影中国 图|新华网 王庆中摄
上一篇: 7已经到顶了 | 下一篇: 8悠悠中国风 浓浓客家情 台湾著名词人方文山的赣南情缘 |
用户评论: 恭喜!你是第一个评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