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 新 文 章
- 广东有座充满客家风情的古镇,保留了120多座明清时期古建筑
- 身着蓝布衫,心系客家人
- 这些客家竹制品,你见过几样,还叫得出名字吗?
- 记忆的角落——丁屋岭
- 快过年了,客家农村“旱鱼塘”,你还记得吗?
- 广东最美客家古村,藏有富可敌国的官商大宅,屋主资产超大清国库
- 此款客家菜,几十年来吃不腻,我家做法不一样,关键是汤汁
- 连平百年客家古村落何新屋修缮进展顺利 今年春节前可修缮完工并对外开放
- 客家古建筑模式九井十八厅,赣南人无力阻止的逐渐消亡
- 江西:中国移民史上的重要集散地
- 探寻惠阳客家围屋碧滟楼,寻找客家文化气息
- 河源最美的客家古村落, 这里的风景如画里乡村
- 客家风俗:食新禾
- 大变样!客家建筑馆即将上线!
- 客家肚兜,那一抹风情……
- 梅州百米悬崖下一小村庄,石砌古道可通村里,森林古道旁竟有小车
- 客家老屋,为什么都有风水塘?
- 它是赣南客家围屋的代表,历时29年时间建成,建筑规制堪比皇宫
- 客家人常用的茶油,到底有多好?
- 江西最南部的千年古村,客家围屋极具特色,景色美如“世外桃源”
- 江西赣州古城古韵 山水客家情!
- 这个客家村走出3个翰林、17个进士、110名举人
- 客家地区这种野草闻起来很臭,却是很多人的心头好!
- 一文看懂全球客家人的历史
- 福建深山发现一个客家村寨,近千年来从没发现蚊子,成未解之谜
加入时间:2020-12-22 点击:192 [字体:大 中 小]
作者:福建宁化—俞雄辉(笔名感恩的心)
漫长的农耕社会。客家人在生产生活中,逐步产生并形成了许多极具特色的客家风俗。比如,请姐丈、请新人,祭先祖,吃清明,打斗伍,过冬年,迎新春,闹元宵,扬花灯,抬菩萨,保禾苗,食新禾等等。
食新禾,便是其中之一。
“食”是客家俗称,也就是“吃”或“尝”的意思。“新禾”本意是新出生或成长的禾苗。
“食新禾"中的“新禾″并不是本意的禾苗,泛指新成熟的五谷(以稻谷为主)及五谷(以稻谷为主)做成的饭及其他美食。
客家人食新禾的风俗,始于何时,有待考证。但,可以初步推测,食新禾的风俗至少宋代已开始了。
有诗为证。“秋风稉稻又尝新,续食年年肯济贫”“杯泛鹅儿供小啜,碓舂云子喜新尝"“纻罗随节赐,黍麦趁新尝”这些都是宋代诗人留下的诗篇,写的"新尝"其实就是“尝新",应该和俗称的“食新禾”有关。
古时的食新禾,年代久远,难以复原其真实的情景和生动的画面。还是说说近几十年闽西一带客家人的食新禾吧。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闽西一带田间,以单一的双季水稻种植为主。
农历六月,是双抢繁忙的季节,更是家家户户食新禾的喜庆月份。
六月天,乡亲纷纷走向田间,陆续把早熟的稻谷收割回家,晒干,加工成新米。继而,开始拣日准备食新禾。
六月日日好食新。拣日,其实,就是自己定个日子。日子定好后,开始宴请亲朋(一般宴请内亲和挚友,并不像做东道,大张旗鼓)。
食新禾的前一天晚上,主妇更加忙碌起来。量米、量豆,浸米、浸豆……
食新禾这天,天还未亮,一家人便早早起来磨米、磨豆。
天刚蒙蒙亮,主人兴冲冲地买回满篮的猪肉,接着,开始杀鸡割鸭。“六月鸭,好待客;九十天,好做东。”开春抓的鸡鸭,养了几个月,这时节正好派上用场。
这边杀鸡鸭,那边作豆腐,一家人忙得不亦乐乎。姑姑姐姐,妯娌邻居,也早早地赶来帮忙了。大家说说笑笑,风风火火地开始操办新禾宴。
因为双抢繁忙,新禾宴一般都安排在晚上开宴。
像过年节时令一样,赶在开宴前,主妇都会挑着盛有新鲜米饭、瓜果、糖丸(汤圆)、猪肉、鸭子等供品及线香、炮仗、小把稻穗的担子,赶往村水口、五谷庙、家庙、香火厅等处,敬拜五谷真仙、社公福神及历代先祖,先让众神及先祖尝新享用。敬拜完毕,回家后,将供品一一端至自己厅堂的神龛上,燃香点烛,虔诚敬拜。
夜暮时分,赴宴的亲朋戚友、左邻右舍、兄弟妯娌陆续来了。食新禾准备就绪。
食新禾开始了。新糯米做的糖丸(汤圆)端上来了,新粳米做的丸子、米粿、米冻端上来了,人们纷纷举箸尝新。
烊豆腐、松丸子、鸭兜汤、白斩鸡、红烧肉、咸水鸭……各种新鲜蔬菜,各种美味菜肴,丰盛可口;甜滋滋的糖丸子,香喷喷的新米饭,爽歪歪的糯米酒……柔软香甜,爽口醇厚,大家慢咽细嚼,推杯换盏,笑在脸上,乐在心头。人们沉浸在欢庆丰收的喜悦中,憧憬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国泰民安……
这种亲友间互相邀请的食新禾风俗,是客家人特有的欢庆丰收的一种表达方式,寄托着人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期望,更是他们崇敬神灵、崇敬自然、崇敬先祖的具体表现和感恩情怀。有利于增加亲友间的感情,增强崇敬自然、崇敬神灵、崇敬先祖的文化意识,有着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这种风俗及其文化意识和精神内核,理应继续传承和发扬光大,代代相传!
上一篇: 7河源最美的客家古村落, 这里的风景如画里乡村 | 下一篇: 8客家肚兜,那一抹风情…… |
用户评论: 恭喜!你是第一个评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