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 新 文 章
- 周程理学 道源赣南
- 堪舆传世三僚村
- 赣南乃吾家
- 寻味中国丨喝茶也能“当饭吃” 探寻赣南客家擂茶
- 客家·古建|旌表懿德古牌坊
- 客家摇篮拍客家·古建|文化风景古宝塔
- “多彩客家、茶和天下”茶技大比拼暨客家茶俗研讨会在全南举办
- 客家美食香溢远
- 古韵悠长白鹭村
- 客家摇篮拍客家·民居|崇文尚义卢屋村
- 赣南祠堂概况和建筑形制
- 无人机拍出了震撼人心的福建土楼,这建筑堪称奇迹
- 从谱牒看客家先民的迁徙轨迹
- 赣南客家文化打卡点推荐
- 赣南客家文化打卡点推荐(一)
- 虔州木客析
- 赣南传统制糖工艺
- 悠悠赣南古塔文化
- 客家传统服饰系列丨鞋与袜
- 岳飞在赣南的历史研究
- 非遗江西|兴国:提线木偶戏
- 探秘赣南客家擂茶:擂钵如何杵出“神奇药饮”
- 非遗江西|兴国:提线木偶戏
- 客家传统服饰:冬头帕
- 江西崇义:梯田秋收 颗粒归仓
加入时间:2021-10-19 点击:1385 [字体:大 中 小]
晚唐之际,大批客家先民万里流迁,历尽艰辛,来到宁化这个尚属荒凉的地域,驻足安家。最初,他们就地取材,盖成最简单的茅寮、草棚以避风雨。而后,随着社会的进步,逐渐盖起了房子,告别寮棚生活。
延祥古村的砖木结构民居▲
农村用“土砖”建的土砖房子▲
土砖即是用黄土,加入适量切好的稻草加水混合,用牛或人力,把土踩烂,踩匀,最后用土砖格制成规格化的土砖头,晒干砌墙用。
农村用钟墙建的土墙屋▲
农村上厅下廊式民居▲
宁化客家民居土墙屋
你知道土墙屋是怎么建造的吗?
土
墙
屋
说起土墙,自然要说到土楼。宁化的土楼多为方形,墙体用黄土伴少量石灰与砂石砌成。
吴元昊/摄▲
土楼里面设有厨房、卧室、厅、粮仓、水井、厕所,猪牛栏等,设施齐全。
吴元昊/摄▲
对于聚族而居的客家人来说,在社会动荡、安全没有保障的年代,土楼在防范匪寇、抵御外族侵扰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土楼建筑凝聚着客家人的智慧与汗水。
土墙建的老榨油坊 ▲ 伍哥/摄
当然,随着时代变迁,土楼的功能日渐削弱,为了跳出聚族而居的约束,人们开始走出土楼,于是,上厅下廊,四扇三植等新格局的土墙屋大量涌现。在宁化农村现存更多的是普通的土墙屋。
摄于延祥古村
土墙屋是这样建造出来的。
夯筑土墙,客家话叫做“钟墙”,钟,就是撞击的意思(词义引申,来自“钟”需要撞击这个动作)。早年的房屋,除了部分用砖,多数都是用生土夯筑而成的。
●夹住土墙的两块厚木板,连接成的可以活动拆卸的模具,叫做“墙格”
●夯土的木槌,叫“钟槌”
●墙体里埋入若干长竹片或杉木棍,叫“墙帮”,起拉力作用
●生土一般是红土,宁化叫“黄泥”
●黄泥在工地上用筛子过滤后再用“兜箕子”传送
土墙屋上盖的瓦片▲ 伍哥/摄
进入21世纪后,各地建房都采用水泥、钢筋、砖块,生土夯筑越来越罕见。
以下是宁化山区夯筑烤烟房的场景。

在工地劳作的小工,负责挖泥、筛土、传送泥土
两位师傅在夯墙
撑开夹墙板
提起夹墙板,在新墙上移动
夯筑的“钟槌”
夯好的新烤烟房
摄于延祥古村▲
宁化老式烤烟房▲
淮土禾坑村▲
随着社会发展,时代变迁,土墙屋几乎无人居住。
小伙伴们,你们住过这样的土墙屋吗?
宁化县客家文化交流研究中心、宁化客家人编辑整理
- END -
上一篇: 7赣州山中有座明清古村,耗资1.5亿打造成景区,客家围屋是亮点 | 下一篇: 8赣南客家传统民居的“五大区域”格局 |
用户评论: 恭喜!你是第一个评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