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县·烈士县·模范县

最 新 文 章


宁都:名不虚传的“戏窝子”

加入时间:2022-03-16  点击:952  [字体: ]

2022年2月21日晚,宁都县迎来了久违的一场春雪,梅江镇下廖村官路下的戏台没有墙,挡不住寒风凛冽,当然也挡不住人们的看戏痴迷,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以内心的热情抵挡住场外的寒冷。

宁都人对戏的痴迷,是源自骨髓里的。这里是客家摇篮,唐代历时八年的“安史之乱”,中原北民纷纷南下避乱,这里就是主要的迁徙地和最早的聚居地之一。客家先民孕育着客家艺术,中原文化与本地民俗在这里长期交流和相互影响,就有了宁都采茶戏,并逐步从三角班演变到半班、半整杂,发展为行当齐全、剧目丰富的大班,其音乐、表演、语言、剧目都独具特性,它和赣南采茶戏、东河戏、兴国赣剧南北词并称为赣南土生土长的四大剧种。宁都采茶戏载入《中国戏曲剧种大辞典》和《戏曲曲艺大辞典》,成为全国365个独具风格的地方戏剧之一。

宁都人对戏的执着是浸在血液中的。宁都采茶戏来自民间,题材多反映现实生活和民间传说,其语言朴实生动,表演形象逼真,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它的唱词道白主要为“方言白”,由于宁都客家方言是中原语系和本土话语的合璧,和普通话大同小异,大多数观众不用翻译就能听懂大概意思,因而深得广大群众喜爱。很多宁都人都是从妈妈肚子里就开始听戏,从牙牙学语就开始跟着爷爷奶奶看戏,自己长大后又开始带着下一代迷戏,就这样一代接一代,传承基因、赓续精神。在这里,无戏不成村,稍微大一点的村落就有一个戏台,有的村长年累月戏不断,正月过年戏,二月开春戏,三月清明戏,四月栽禾戏,五月青苗戏,六月丰收戏……有的村逢喜则戏,结婚的、生孩的、升学的、过寿的……找个由头就请戏班子。

听到戏台锣鼓声,管你啥事丢一边。说宁都县是个“戏窝子”,真是名不虚传。(廖毅 周欢)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上一篇: 7溯茶文化之根源,探采茶戏之流脉 下一篇: 8赣县木偶戏的传承保护

用户评论: 恭喜!你是第一个评论者!

(评论仅限于100字以内)

兴国情缘
在线交流40905509  电话:15970899111 邮箱:40905509@qq.com 微信公众号:xgjjw123
声明: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若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即刻删除。本网会员的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你投资理财的依据。
赣ICP备16003193号
投稿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