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 新 文 章
- 岳飞在赣南的历史研究
- 非遗江西|兴国:提线木偶戏
- 探秘赣南客家擂茶:擂钵如何杵出“神奇药饮”
- 非遗江西|兴国:提线木偶戏
- 客家传统服饰:冬头帕
- 江西崇义:梯田秋收 颗粒归仓
- 咸香美味!这个纯手工制作的非遗美食你吃过吗?
- 中国乡愁|江西宁都:多彩祠堂寄乡愁
- 青普发现之旅,在世界遗产南靖百年土楼里,找寻客家传统的记忆!
- 他画的客家土楼,简直美爆了!
- 赣南客家菜“十大名菜”“十大名小吃”出炉!
- 重磅!第32届世客会在赣州龙南举行!国侨办已批复同意!
- 客族之源,赣南客家的悠久历史,客家人南迁从夏浒古村开始
- 江西:让客家围屋焕发新生,促客家文化更好传承——中国文明网
- 客家村寨风情之旅
- 赣地古村古建暗藏百兽之王彰显敬虎习俗
- 客家人聚集地之一,洛带的客家话
- 燕翼围,原来有这么多故事
- 如何留住古村之“形”,守住客家之“魂”?来看“梅县样本1.0”
- 溯茶文化之根源,探采茶戏之流脉
- 宁都:最初的客家
- 宁都:名不虚传的“戏窝子”
- 让客家文化更加璀璨夺目 ——我市大力推进客家文化(赣南)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纪实
- 无敌下饭神器!客家干饭人必备!
- 这一锅客家美食可以常给家人做,营养美味好简单,出锅一会被扫光
加入时间:2022-03-16 点击:906 [字体:大 中 小]
在中国历史上,黄河流域发生过多次战争。为躲避战乱,一批批汉民向南方迁徙,在赣南、闽西、粤北一带聚居,形成了客家民系。由于宁都地处迁徙孔道的最北端,因而最早成为客家人的聚居地。
导致北方汉民南迁的历次大动荡,很少波及地域偏远、处于崇山峻岭间的梅江流域,使宁都这块土地成为庇护难民的乐土,也使之成为客家人的祖地和摇篮。
雩山最高峰军峰山
地理上,宁都被雩山、武夷山两大山脉夹峙,山林茂密,人烟稀少,从北方渐次南下的汉民,自然首选在此处落脚栖身。而历经千万年腐殖质堆积的山间盆地,使土地变得松软肥沃。居住下来的客家先民很快发现,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适合各种作物生长和禽畜繁育。
据考证,宁都早在秦汉时期就有北方汉人定居。到东汉时,已形成以某一姓氏为主的聚居地,如东汉末年的带源管氏,西晋初年的桴源赖氏。到了唐代,有24个姓氏形成了大聚落。至宋代,定居宁都的汉民已达60余姓。田野调查显示,县内南宋之前始建的村庄达3700余个,占全县村庄总数的85%。
经对现存各姓氏古谱牒调查,唐宋时期在宁都定居的客民,经过数代繁衍生息,人口大增。中唐以后,一些姓氏的后裔开始外迁,开枝散叶。已知唐宋向外播迁的姓氏,达50余个。外播姓氏的去向,主要是本省的南部和福建、广东。据罗香林教授所著《客家源流考》以及福建、广东、台湾等地客家研究专著,可知宁都与绝大多数客家姓氏有直接的渊源。
宁都县城梅江一江两岸日新月异
法国汉学家、宗教史和民族志学者
劳格文先生
在深入考察客家源流后
慨然题词:
“江西宁都是客家早期摇篮。”
“宁都客家早期摇篮名不虚传。”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江西频道
上一篇: 7如何留住古村之“形”,守住客家之“魂”?来看“梅县样本1.0” | 下一篇: 8江西、浙江为什么有那么多客家人? |
用户评论: 恭喜!你是第一个评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