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 新 文 章
- 周程理学 道源赣南
- 堪舆传世三僚村
- 赣南乃吾家
- 寻味中国丨喝茶也能“当饭吃” 探寻赣南客家擂茶
- 客家·古建|旌表懿德古牌坊
- 客家摇篮拍客家·古建|文化风景古宝塔
- “多彩客家、茶和天下”茶技大比拼暨客家茶俗研讨会在全南举办
- 客家美食香溢远
- 古韵悠长白鹭村
- 客家摇篮拍客家·民居|崇文尚义卢屋村
- 赣南祠堂概况和建筑形制
- 无人机拍出了震撼人心的福建土楼,这建筑堪称奇迹
- 从谱牒看客家先民的迁徙轨迹
- 赣南客家文化打卡点推荐
- 赣南客家文化打卡点推荐(一)
- 虔州木客析
- 赣南传统制糖工艺
- 悠悠赣南古塔文化
- 客家传统服饰系列丨鞋与袜
- 岳飞在赣南的历史研究
- 非遗江西|兴国:提线木偶戏
- 探秘赣南客家擂茶:擂钵如何杵出“神奇药饮”
- 非遗江西|兴国:提线木偶戏
- 客家传统服饰:冬头帕
- 江西崇义:梯田秋收 颗粒归仓
加入时间:2004-11-10 点击:8767 [字体:大 中 小]
不断创新 与时代合调
为了对兴国客家山歌进行系统研究、继承和创新,兴国设立了客家山歌创作研究室,县文化馆也将创新兴国客家山歌作为工作重点。他们一方面进行广泛、深入的挖掘、收集,整理出数百万字的传统山歌,选出经典歌曲编成《兴国山歌选》。
另一方面,他们根据人们新的审美需求进行创新:其一,采取“旧瓶装新酒”的形式,利用独唱、对花、猜花、锁歌、盘歌、赞歌、斗歌、检脚跟、丢观音、绣褡裢、藤缠树等传统形式,创作与时代发展相适应,与人民思想息息相通的新歌词。其二,在保留自身特色的基础上,利用现代手段进行包装,与流行时尚相融合。同时向同根的客家歌种、剧种借鉴,吸收一切有益的成分,给兴国客家山歌注入新鲜血液,满足多数听众的视觉、听觉要求。新创作的一批新山歌,或在全国、省、市民歌比赛中获奖,或选作电影、电视剧主题歌或插曲,或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放。其三,将兴国客家山歌发展改造成独具特色的山歌剧。从演出内容、表演形式到音乐唱腔,都进行了一番加工改造和提高,创作了一批思想与艺术相统一,具有较强吸引力、感染力的兴国客家山歌剧。其四,以民俗为突破口,把客家山歌进一步渗透到节日、庙会、婚嫁、喜庆等群众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去,为山歌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新的生存空间。
市场运作 产业化经营
他们举办大型重阳客家山歌会,借以构筑交流平台,提供民间歌手施展才能的天地。同时,在山歌会期间,组织商贸展销会和洽谈会,促进经济发展,提高招商引资的成效。
他们看准各个系统、各个部门有利用山歌进行宣传教化的需求,组织作者创作有关普法、税收、爱护国土、环保、水土保持、计划生育、尊师、尊老、储蓄等新山歌。同时,组织山歌手用当地的人、当地的事,现身说法,即编即演,激起广大听众感情深处的强烈共鸣,使之从中受到启迪和教育,由此走出了一条宣传教化与产业化相结合的路子。
近几年来,兴国县文化部门与有关部门合作,制作了《客家人》、《民歌魂》、《客家风情》、《兴国山歌》等电视片。其中《兴国山歌》电视专题片在中央电视台播放,还获得对外宣传金桥奖。
他们看准广大群众的娱乐需求,政府对发展有特色地方文化的重视,创作了一批兴国山歌剧。兴国山歌剧团对兴国山歌的演唱艺术、表演程式以及舞美、服装都进行了大胆创新,每年排出十几台山歌剧在城乡巡回演出。其中,大型山歌剧《山歌情》获“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大奖、曹禺戏剧文学奖,大型山歌剧《秀嬷》获“田汉戏剧奖”剧本创作二等奖,大型山歌剧《女人河》获“玉茗花”优秀剧目二等奖、剧本创作一等奖。还有山歌小戏《拆墙》、《罗隐传歌》、《铁面山神》、《丑姑》、《十二空酒瓶》等在各种剧本杂志发表,并获奖。
他们看准旅游热的兴起,伴随兴国红色旅游线和客家文化旅游线的开辟,来兴国的游客急剧增加,拍摄制作了兴国客家山歌情歌对唱《蝶恋花》VCD光碟,荣获文化部颁发的“优秀文化成果”奖。本地人不仅将它作为娱乐品,还将它作为礼品赠送亲友;而外地游客则将它作为纪念品,这不仅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还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李志龙 陈留弟)
上一篇: 7客家山歌:流传千载的天籁之音 | 下一篇: 8兴国山歌 我国民间艺术一颗璀璨明珠 |
用户评论:
兴国人在茂名在2009年5月8日评论:我怎么没有看到市面上可以买到《兴国山歌》的音像资料?
游客在2006年7月31日评论:文章与现实天壤之别,简直是一派胡言,狗屁不通,是政客或作秀者写的?
游客在2006年4月6日评论:如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