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 新 文 章
- 广东有座充满客家风情的古镇,保留了120多座明清时期古建筑
- 身着蓝布衫,心系客家人
- 这些客家竹制品,你见过几样,还叫得出名字吗?
- 记忆的角落——丁屋岭
- 快过年了,客家农村“旱鱼塘”,你还记得吗?
- 广东最美客家古村,藏有富可敌国的官商大宅,屋主资产超大清国库
- 此款客家菜,几十年来吃不腻,我家做法不一样,关键是汤汁
- 连平百年客家古村落何新屋修缮进展顺利 今年春节前可修缮完工并对外开放
- 客家古建筑模式九井十八厅,赣南人无力阻止的逐渐消亡
- 江西:中国移民史上的重要集散地
- 探寻惠阳客家围屋碧滟楼,寻找客家文化气息
- 河源最美的客家古村落, 这里的风景如画里乡村
- 客家风俗:食新禾
- 大变样!客家建筑馆即将上线!
- 客家肚兜,那一抹风情……
- 梅州百米悬崖下一小村庄,石砌古道可通村里,森林古道旁竟有小车
- 客家老屋,为什么都有风水塘?
- 它是赣南客家围屋的代表,历时29年时间建成,建筑规制堪比皇宫
- 客家人常用的茶油,到底有多好?
- 江西最南部的千年古村,客家围屋极具特色,景色美如“世外桃源”
- 江西赣州古城古韵 山水客家情!
- 这个客家村走出3个翰林、17个进士、110名举人
- 客家地区这种野草闻起来很臭,却是很多人的心头好!
- 一文看懂全球客家人的历史
- 福建深山发现一个客家村寨,近千年来从没发现蚊子,成未解之谜
加入时间:2005-7-8 点击:87482 [字体:大 中 小]
兴国人也爱鹅,而且爱出了规模,爱出了富裕。漫步在兴国县绿色的田野,经常可见到一种体态优美的鹅,这就是人们津津乐道的兴国灰鹅。说起这兴国灰鹅,可是大名鼎鼎啊!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兴国灰鹅就曾经参加了全国鹅类“选美大赛”,以体形硕美、肉质鲜嫩当选冠军,在广州外贸协作会上被誉为“鹅美人”。兴国灰鹅从此名扬天下,成为福建、广东及东南亚市场的宠儿。
兴国灰鹅源远流长,1700多年前晋人所撰《稽神录》对兴国养鹅已有记载。兴国灰鹅是经过长期精心选育形成的地方优良鹅种,青嘴甲,黄脚掌,全身羽毛紧密呈灰色,颈前及腹下部为灰白色。灰鹅常常三三两两地在水塘中闲游,碧水映灰鹅,黄掌泛清波,如能入画,正是一幅恬静的乡村小景。
一千多年来,兴国的老表们“种田为吃饭,养鹅换油盐”,零星分散地喂养着灰鹅,一直没有形成气候。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起,政府开始把灰鹅养殖发展为一项产业,促进了兴国灰鹅的大发展。最近十几年,灰鹅养殖走进了空前繁荣的新时代,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摇钱树”。
农家有鹅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以前,由于本县没有专门贩运灰鹅的人,老表们只能眼巴巴地等着外地鹅贩子前来收购,这样,不仅在时间上掌握不了主动,在价格上也往往吃哑巴亏,有时候一批鹅卖上四五天,本来效益就不好,再加上耽误几天的时间,效益就更差。当年的情景,令许多农户至今想起来还愤愤不平。
南方的乡间有一句土语——“呆头鹅”,意思就是笨鹅,常用来形容人笨。但根据我的观察,鹅并不笨,至少比鸡鸭聪明。鹅群每天自动回家,十分准时。它们常常侧着脑袋用一只眼睛瞧太阳,可能是根据太阳的位置来确定时间。奇怪的是阴天也能准时回家,说明它们体内也是“长着”一架生物钟。
养鹅农民也不笨。屡遭外地鹅贩欺负的养殖大户们联合起来,组成了一个个购销联合体,直接下乡收购当地乡亲的兴国灰鹅,实行合理定价、公平收购。几乎每天,都可见到联合体的摩托车队风驰电掣奔赴各个村寨。这时,也是村子里最忙碌最热闹的时候。告别了田园牧歌式的悠闲,联合体就这样成了灰鹅们生命旅途的中转站。养鹅不形成规模不行,购销没有一定的规模也不成。规模大了,市场开始由养殖户和鹅老板们来选择了。
1997年,兴国县被国家农业部认定为“中国灰鹅之乡”。作为全县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脱贫致富的首选项目,十几年来,兴国县委、县政府在发展灰鹅产业上可谓殚精竭虑,目的只有一个:打造农村支柱产业平台,带领老区人民奔小康。
兴国灰鹅是草食动物,耐粗饲,生长快,但在百草枯萎的冬季和初春,养鹅所需的草料成了大问题。针对这一情况,兴国县引进草质油嫩、粗蛋白含量高的意大利黑麦草试种,一举获得成功。纤纤一株草,富了千万家。利用冬闲田种草养鹅,效益十分明显,显示了兴国农民的精明过人之处。
其实,看到兴国灰鹅被廉价地卖到外面去,许多人都觉得挺心疼的。用一些传统的工艺和不高的成本,就可以使灰鹅变成风味多样的食品,还大大提升了灰鹅的附加值,何乐而不为呢?2003年初,兴国县借招商引资东风,引进深圳客商投资600万元创建了深沪(全国)灰鹅发展有限公司,年深加工灰鹅300万羽,有力地促进了兴国灰鹅产业的发展。
如今,兴国县有灰鹅成品、半成品加工企业十余家,所生产的“兴国板鹅”、“兴国腊鹅”、“鹅王煲”、“鹅掌”、“鹅翅”等灰鹅系列食品质量上乘,风味独特,受到消费者的喜爱,有的还获得过国家级食品大奖。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遍布百姓家。兴国灰鹅给兴国带来了变化,使我悟出一个道理:任何变革中的新成就,正是在人们彻底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并为此而努力去奋斗中获得的。兴国人不正是这样的么?(李凌云)
上一篇: 7大型民间灯彩——上犹“九狮拜象” | 下一篇: 8客家百家姓——杜姓 |
用户评论:
游客在2010年11月17日评论:哪有收购成品鹅的
游客在2010年3月24日评论:那里有鹅苗
游客在2009年8月6日评论:兴国现在没有自己的品牌灰鹅,种源在兴国都灭了。可能要到外省去引种才行,政府真是可憎。连保种工作都没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