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将军名录 |
兴国将军谱(三)
少将江学彬纪事 江学彬(1917-- ),1913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任支部书记。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时期,任县独立团战士,红五军团第14师41团司令部见习参谋,红一军团政治保卫局训练队学员,红九军团政治保卫局技术书记,军团直属特派员,国家政治保卫局检查科科员,西北政治保卫局秘书,红一方面军司令部机要科科员,援西军司令部机要科科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9师政治部锄奸科干事,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四期学员、抗大五大队政治指导员、抗大一分校三大队保卫股股长、学员队九营教导员,八路军总部三营教导员、总部良沟(兵工厂)自卫大队政委、晋豫军区中条支队政治部主任、中央学校学员。参加了保卫总部反扫荡广子山保卫战、百团大战、白晋路破击战、甘家脑战斗。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东满军区第23旅政治部主任、吉黑纵队政治部副主任、抗大吉林分校政治部主任、独立第6师政治部主任、第四野战军43军156师副政委、江西南昌军分区政委。参加指挥第一次解放长春战役、吉长战役、解放吉林太平岭伏击战、辽沈战役、抚顺战役、渡江战役。解放后,任海军要塞区政委、基地政委,海军舰队政治部主任,国务院水产部政治部主任,中央农林政治部代主任,海军政治部副主任兼干部部部长,海军航空兵政委。1955年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64年晋升为少将。1988年荣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少将吕黎平纪事 吕黎平(1917-- )原名吕继熙,江西省兴国县高兴镇人。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加入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兴国县少年先锋队部队长,中央红军学校政治部青年干事,机要秘书,红军总部一局参谋,红军前敌总指挥部作战科科长,西路军总指挥部情报科科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入新疆航空队学习后,任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飞行教员队队长、训练处处长,沈阳航管处处长,南京空军部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空军第四航空学校校长,空军中级指挥员训练班班主任,空军高级航空学校校长,空军军长,沈阳军区空军副司令员,沈阳军区空军顾问。1961年晋升为少将。曾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荣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少将李士才纪事 少将李呈瑞纪事 李呈瑞(1913-1967)江西省兴国县崇贤乡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兴国模范师3团排长,红3军团政治部直属政治处组织干事,红1军团4师12团连政治指导员,红1军团政治部直属政治处特派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中队政治指导员,2团政治处主任,抗大总校政治部组织部干部科科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冀热辽军区冀中纵队政治部组织部部长,晋察冀军区第3纵队7旅副政治委员,炮兵旅政治委员,华北军区炮兵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部主任,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军政委,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兵部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和解放勋章。 少将李佐玉纪事 李佐玉(1914--1992)江西省兴国县鼎龙乡人。1928年参加赣西南农民起义。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一军团保卫局侦察部侦察员、第1师1团副特派员,红军学校政治部副特派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央军委第四后方医院特派员,中央军委通讯学校特派员,八路军120师大青山骑兵支队政治部锄奸科科长,3团代政治委员,晋绥军区骑兵支队1团政治委员,绥远军区骑兵旅副政委。解放战争时期,任绥远军区骑兵旅政治委员,骑兵第一师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山西省军区副政治委员、顾问。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少将李良汉纪事 李良汉(1914- )江西省兴国县良村镇人。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江西永丰县模范团连副政治委员,红一军团警卫连司务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校务部工作连政治指导员,总校直属队政治协理员,第一团政治处组织股副股长,太岳大队政治委员兼政治处主任,太岳分校政治部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冀鲁豫军政大学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华北军政大学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第三总队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30步兵学校政治委员,第二高级步兵学校政治部副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政治部主任,工程兵副政治委员。援越抗美二支队政委,1955年授予少将军衔,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少将杨卓纪事 杨卓(1914-1995)原名杨德才。江西省兴国县永丰乡人。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5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三军团6师18团排长,4师11团连政治指导员,红一军团1师13团特派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1师1军分区政治部锄奸科科长,1军分区25团政治委员,晋察冀军区政治部保卫部部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张家口卫戍区政治部副主任,华北野战军第二纵队政治部保卫部部长,华北军区第三兵团政治部保卫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警备部干部部副部长,训练基地政治部主任,解放军外国语学院第一政治委员,解放军技术工程学院第一政治委员,总参谋部三部顾问。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少将杨汉林纪事 杨汉林(1915-1985)江西省兴国县东村乡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22军政治部组织干事,粤赣军区第一军分区政治部组织科科长,湘粤赣游击支队第一大队政治委员,中共湘南资(兴)汝(城)桂(东)边区县委书记,组织部部长。坚持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一支队政治部组织干事,团政治处主任,团政治委员,旅政治部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山东野战军第七师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华东野战军第七纵队组织部部长,第三野战军25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第34军100师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野战军高炮师政治委员,华东军区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干部部副部长、部长,南京军区政治部副主任。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和解放勋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