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兴国将军 | 将军名录 | 将军情缘 | 史海钩沉 |
少将 钟炳昌
| ||
历任职务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一军团后方医院看护班长、干事、副政治指导员、政治指导员,红一军团供给部、司令部副政治指导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新兵营第三连政治指导员,晋察军区第四军分区支队、大队政治处主任、政治委员,第九区队政治委员,第三十五团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第三军分区政治部主任,热河纵队组织部部长,晋察冀野战军第一纵队独立军二旅政治部主任,热河纵队组织部部长,晋察冀野战军第一纵队独立军二旅政治委员,华北第二十兵团六十六军一九七师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政治部主任、军政治委员,建筑材料工业部政治部主任,四川省基本建设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政治部副主任。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勋章曾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经历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 钟炳昌 1934~19351934年10月,担任红一军团供给部副政治指导员的钟炳昌,在经历了第四次、第五次反“围剿”后,随红一军团后方医院从于都出发,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红军在赣粤、湘粤、湘桂边境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突破湘江的战斗打得异常激烈,红军战士英勇顽强,损失了四万多人。那时,钟炳昌才19岁,行军打仗,照顾病人,抬送伤员,日夜兼程,真是又苦又累。行军中只要听到一声喊“原地不动,休息。”他就能站在那儿睡着了。但不管多苦多累,他总能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苦,发扬阶级友爱和互相帮助的精神,照顾伤员,一起前进。老大娘救了他一条命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的某一天,部队到达云贵边境其地,忽然,遭遇空袭,狂妄的敌机竟然超低空地轰炸和扫射,一颗炸弹在钟炳昌身后不远处爆炸了,为了扑救伤员,他倒在血泊中,顿时昏迷过去。经过及时抢救,总算从死神手中夺回生命。但由于伤势过重,部队领导人想让他留下来。那时钟炳昌年轻,更多的道理说不出来,但他有一个不可动摇的信念,那就是一定要跟着党,跟着大部队,不怕死,不掉队,革命到底。爬雪山当他们的部队通过了泸定桥后又走了几天,就要准备翻越大雪山――夹金山。这时,唯一能作的准备就是找根棍子和找点御寒的衣服。夹金山终年被皑皑的白雪覆盖着,没有人迹。风很大,像狼一样呼啸着,凛冽的寒风,裹挟着漫天的雪花,肆无忌惮地扑面而来,像肆虐的利爪,划刺在脸上,撕扯在身上。路很滑,空气稀薄缺氧,呼吸困难,每走一步都很艰难。有时走一步要退两步,真想坐下来歇歇。但鼓动队的宣传员们拼命告诫大家,千万不能停下来,千万不能坐下休息。钟炳昌亲眼看到有人坐下去,就再也没有站起来。他走不动了,但他明白决不能停下来,绝不能掉队,无论如何也要坚持走,他没有棉衣,只有三层单衣,在极度的寒冷中,瑟瑟发抖,但他的心是热的,他只有一个信念,就是慢,也决不停下来,死也跟上。顽强的毅力,坚定的信念在皑皑的白雪上升华,终于支撑他翻越了大雪山。过草地草地的气候变幻莫测,一会儿阳光灿烂,一会儿乌云密布,瓢泼大雨说来就来。夜宿露营,地是湿的,又冻又饿。有个战友,晚上睡觉时还是好好的,第二天早上叫不醒,一摸身子,早就冰凉了。在“文化大革命”中“文化大革命”期间,钟炳昌和许多老干部一样受到“四人帮”排挤,被分到四川。他就住在已被红卫兵非法抓到北京去的彭老总的旧居里。彭老总是他深深敬仰的老前辈。在朝鲜战场上,彭老总是志愿军的司令员,钟炳昌是志愿军的一员,在彭老总的领导下,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彭大将军横刀跃马,刚直不阿,在危难时对革命坚定不移的信念,深深地激励着钟炳昌。如今人去楼空,睹物思情,更增强了他战胜“四人帮”、革命到底的决心。他那时任四川省建委主任,努力排除极左思潮的干扰,为“大三线”的建设殚精竭虑。他钻山沟,下工地,看厂址,察工程,风尘仆仆地奔波着。有一次,他的车正开到山脚下,爆破安全员失职,没有看到,竟下达了炸石开山的命令,顿时天崩地裂,乱石飞空。司机一下子扑到他身上,打算用身体保护首长。钟炳昌不愧为身经百战的将军,他临危不乱,镇定地大声喊道:“快开车,冲过去!”司机加足了油门,轰的一声,车子像离弦的箭冲了出去,在汽车刚刚离开的地方,炸飞的乱石,劈天盖地地压下来……老将军掸掸身上的灰尘,一扬手,平静地说道:“继续走”。经过长征的老战士,世上还有什么样的困难和危险能够阻挡他们!钟炳昌作为一名老兵,在那些被扭曲的日子里,在那个党和国家十分艰难的岁月里,他没有停顿下来,他想的是祖国的建设,关注的是国家的命运。文革之后“四人帮”终于被历史的洪流淹没了,钟炳昌也获得解放。他怀着深深的敬意,告别彭老总的旧居,回到了北京,继续他跟着党走,革命到底的新的奋斗历程。
用户评论: 游客在2015年9月5日留言:未死 游客在2012年5月8日留言:钟老将军在兴国县樟乡的亲人 游客在2012年1月5日留言:保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