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芳:用画笔表现生活之美
|
||
|
||
|
在赣坊1969文化创意产业园里,聚集了不少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人才,其中有一名天天手握画笔进行创作的油画家,他叫刘德芳。不久前,他创作了一幅表现工匠精神的人物作品《百年传承》,因其画面颇具感染力,很快受到美术爱好者的关注。记者闻讯后慕名前往他的画室——牧心油画馆采访,了解他画画的二三事。
走进刘德芳的画室,仿佛是走进了艺术作品的海洋。墙上挂靠着一幅幅风格各异的油画、国画和书法作品,各种艺术类书籍随处可见。在这些精美的作品中有些是他自己创作的,有些是他多年来的收藏品。他谦虚地对记者说,他不好随意冠上“画家”这个名头,其实他就是一个发自内心热爱美术、专业从事绘画,并以此为生的人。他自我介绍说,他是兴国县高兴镇人,从小喜欢写写画画,并受到海派大师唐云先生的学生钟声模老师启蒙,但由于家庭条件所限,在高中毕业之后,没能进入大学深造,而是加入了千千万万外出务工人员的行列。纵是如此,不论走到哪里,他都从未丢下过手中的这支画笔,并发奋自学绘画理论书籍。说来机缘巧合,2005年他来到福建厦门创业,当时的厦门正主打原创油画文化品牌,他有幸跟随知名职业油画家廖晓明先生,一边为其当助理,一边跟他学习。颇具悟性的他结合自己的绘画基础,竟然在艺术上有了质的飞跃,其后成为了厦门市油画产业协会第一届常务理事。
2010年刘德芳回到赣南创业,在离兴国老家较近的章贡区八境路开了一家画室兼画廊,依托这里浓厚的文化氛围,一边创作一边卖画。
两年前,正逢赣坊1969文化创意产业园有政府为艺术家创作和经商提供优惠政策,再加上园区的独特氛围,刘德芳便入驻了该园,为工作室起名为牧心油画馆。每天,他都要闭门创作七八个小时。毕竟,每一件作品都是靠时间和感觉一点点“堆砌”出来的,决非草草几笔一蹴而就。
刘德芳说,油画创作是一项苦差事,要耐得住寂寞,切忌浮躁。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艺术涵养和审美情趣,他还虚心向赣州市文化界名人求教。近年来,他创作的作品在风格上有了新的变化,作品主题更加鲜明,积极向上,风格上清新亮丽、对比强烈,有让人过目不忘之感。虽然,现为赣州市美术家协会会员的刘德芳在绘画上似乎略有所成,但毕竟他是70后画家,未来的绘画之路还很长,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我们期待他未来有更多好作品问世,也期待着赣州有更多顶尖画家的冒出。